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927173330035222&wfr=spider&for=pc高凯(左二)在甘肃临潭格桑花藏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交流合作社发展情况与作家高凯的电话接通时,他刚刚完成反映中国作协对口帮扶单位、甘肃省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临潭县脱贫攻坚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拔河兮》的第三遍修改。高凯是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作家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他原定今年元宵节时再去临潭的计划,他想采写那里已中断10年、却有着多年历史的“万人拔河”活动,并将之作为全书的尾声。采访取消后,原先的结尾已重新构思写作。留在兰州的家中,他更多地是在一遍遍修改打磨已写好的篇章。今年春节前,高凯曾约在兰州市安宁区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的6名临潭县洮滨镇巴杰村村民做了一次采访,这也成为他为全书所做的最后一次外采。那天,高凯带去了两瓶烧酒,临走时还为其中两人购换了新的防寒服。临近春节,工地上活儿已经很少了,几位村民却都没有回家,只是在聊天中表现出对“万人拔河”活动的憧憬,以及对各自未来婚娶问题的忧虑。因为村落地处偏僻,几位年轻人在出来打工前甚至都很少去过县城,而这一问题更是当地所有家庭都要面临的头等难题。这次见面,让高凯历时45天、跑遍全县16个乡镇的临潭之行变得更加完整了。几个月来,从采访到写作的不断思考,让高凯更加感到,与贫困的斗争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就像他初到临潭写的第一首诗那样,“与贫困拔河,拔出穷根”,“把那些人从彼岸拉到此岸,一股劲撼天动地”。迫不及待地想去写一个真实的临潭年9月19日,高凯与全国20多位报告文学作家和各自推荐单位的代表等,一起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召开的脱贫攻坚形势政策报告会和“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启动座谈会。会议开了整整一天,作家们听取了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的报告,中国作协领导寄望作家们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用手中的笔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留下珍贵的文学记录。会议结束后,高凯马不停蹄地先去了西安,为另一部报告文学交付初稿,之后回到兰州稍事休整。国庆节刚过,他就带着简单的换洗衣物和手提电脑出现在了临潭县城。“我有些迫不及待了。”在参与此次创作工程的所有作家中,高凯几乎是最早到达采访目的地的作家之一。“我想写出一个真实的临潭来。”对于“扶贫写作”,高凯并不陌生。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甘肃籍作家,年起他就开始参与甘肃陇南地区的扶贫工作了。通过对口帮扶贫困家庭,他主动思考造成贫困问题的深层根源,并以写作的方式对此持续予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