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是全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三大主战场之一,作为西藏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市之一,在贯彻执行中央和区党委精准扶贫政策上,那曲市坚持领导精力向脱贫攻坚聚焦、工作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政策项目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不打折扣、一以贯之,做到了那曲海拔高,但扶贫人的精神斗志更高;那曲氧气少,但脱贫攻坚的办法和经验并不少;那曲自然条件差,但脱贫攻坚的成绩不差。
抓党建提升扶贫实效
为提升脱贫整体实效,那曲市实施“先锋”行动,提升脱贫“内动力”。坚持把优秀党员、干部和人才聚集到扶贫一线,全市从县直机关选派名优秀干部到乡镇任职,安排名优秀乡镇干部到脱贫攻坚重点乡镇任职;结合村“两委”换届,优先推荐致富能人、进城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进入村“两委”,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是我的职责。”嘎玛扎西,作为索县嘎美乡党员致富带头人,他虽身患食管癌,但仍坚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还牵头成立了多崩库村索巴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33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大力实施“堡垒”行动,厚植脱贫“基础力”。那曲市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末位倒排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并进行集中整顿。年以来,累计整顿提升了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构建起以贫困村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
积极实施“保障”行动,增强脱贫“攻坚力”。年以来,那曲市着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56亿元,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个,落实每个村(居)每年10万元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有保障,切实提升组织力。
强产业推动循环发展
受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那曲农牧业生产技术落后,农牧业特色产业规模小,农畜产品附加值低。
为此,那曲市开辟了“抓两头、促中间”的牧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打造产业平台、完善供销两端、建立利益机制,推进产业链条式发展。在第三级平台(乡村层面)抓“一头”,通过组建“一乡一社”“一村一合”,吸纳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草场、牲畜、现金等形式入股,或通过草场流转、租赁和就业等形式获得收入;在第二级平台(县级层面)组建县牧发公司,统筹各乡镇、村级牧业合作组织有效运转,实施牛羊育肥项目,打造扩繁基地、人工种草基地等;在第一级平台(市级层面)抓“另一头”,组建市牧发公司,引进区内外有实力、有信誉、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融入本市畜牧业发展,着力解决种畜选育、母畜扩繁、批量供应、加工生产、质量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制定、科技攻关等问题。
截至目前,那曲市牧发公司与8家区内外企业、6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11县(区)牧发公司、家农牧民合作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市、县、乡村三级牧业产业发展平台基本形成。
宽渠道力促就业增收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不仅公司发展持续向好,还带动当地一部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聂荣县远近闻名的致富“领头羊”,赤加自年组建劳务派遣公司以来,累计创收多万元,并带动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针对因牧业转型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那曲市建立“一库六册”,推进“互联网+人社”信息化平台建设,确保了全市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信息数据精准。
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那曲市探索出“六个一批”就业增收方式。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通过基建项目带动就业人、通过产业就近就便就业人、通过援藏劳务输出人、通过对接本地企业就业人、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人、通过发展服务行业带动人,共创收4.97亿元。
志智双扶拔“穷根”
在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那曲市推进“扶志扶智”“淡化宗教消极影响”“整治非婚生子”3个三年行动计划,从思想上教育贫困群众拔掉“穷根”、树立主人翁意识,依靠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那曲市县两级共组建宣讲团(组)个,开展宣讲场次,受教育群众达.05万人。同时,以“大学习、大宣讲、大讨论”活动为载体,组织干部群众围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收致富奔小康”等专题展开大讨论,开展活动场,参与群众达16万余人次。深化“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宣讲党的惠民利民、脱贫攻坚和民族宗教政策,帮助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上谋出路、定规划;组织开展“锅庄比赛”“红歌大家唱”等文化活动,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