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题:“海上有警情,请拨”——中国海警海上报警服务平台运行两周年记事
新华社记者刘新
接警起,破案起,打击处理人,救助船舶艘,解救遇险群众人……这是记者从中国海警局了解到的海上报警服务平台运行两年来的一组数据。“海上有警情,拨打”逐渐深入人心。
年7月10日,中国海警海上报警服务平台开通,主要受理海上治安和安全保卫、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海上缉私等方面的警情。
“大连附近海域有一艘货船行迹可疑……”年4月27日,辽宁海警局海上报警服务平台接到群众举报。接到报警后,辽宁海警局对可疑货船开展追踪,通过平台分析比对发现,该船所有设备都属仿造或伪造。他们随即在周边海域和陆域展开细致摸排,推测该船的停靠卸货地点,最终锁定一处有大型集装箱货车聚集的“野码头”。
5月1日凌晨,一艘长80米、重吨的走私船靠岸准备卸货。海警执法人员迅疾出动,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扣涉案车辆6台,查获包括烟草、箱包、化妆品、食品等在内的50个集装箱走私货物。
针对海上违法犯罪多发频发、手段多样的特点,海上报警服务平台积极加强警情数据统计分析,科学研判不同区域警情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治理,在打击海上犯罪、服务人民群众、建设平安海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海警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积极开展海上救助,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通过海上报警服务平台共实施救助起,开展纠纷调处次,成为辖区群众的“贴心人”和海上纠纷的“调解员”。
为最大限度发挥报警平台功能,年10月,中国海警依托相关信息系统,将海上报警服务平台部署至基层海警工作站,构建起一点报警、全网皆知、直达末端的接处警模式,确保各级海警机构能够第一时间处置,缩短了警情流转时间。
年1月12日凌晨3时,渔民刘某被海鱼咬伤导致中毒,在四肢已近乎麻痹、呼吸困难的状况下,拨打了。接警后,三亚海警局迅速处置。4时10分许,海警执法人员与医护人员登艇全速前往事发海域。在夜间航行能见度低、海上风浪大、搜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顶着风浪抵达事发海域发现渔船,将中毒伤者迅速转移至海警舰艇。返航途中,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由于救助及时,毒性得以有效控制,刘某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打铁必须自身硬。为全面实现严格依法、正规有序,中国海警局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多次修改完善接处警工作规则,建立健全值勤编组、警情处置、监督检查、管理保障等制度机制,推动了海上接处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全面加强接处警人员队伍建设,落实24小时持证上岗制度,从思想政治、业务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教育各级接处警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做到态度热情、语言文明,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完)